“向前進 博青春,進博會我來了”;“睡覺前發個pyq,又是開心的一天”,在朋友圈如是興奮記錄下進博會倒計時激動心情的,是兩名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留學生納米和巴希爾。他們同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計算機專業大四年級就讀,也是工程大首次向進博會派出的留學生志愿者。
當穿上進博會“小葉子”標志性的紅色西裝,他們的幸福和自豪溢于言表,期待將自身所學的知識技能及留學經驗應用于實踐,讓更多人看到進博會開放創新的身姿,推動國際交流共融中世界青年的攜手共進。
納米為當進博會“小葉子”推遲HSK考級
東方之約,中國之諾。服務于國家會展中心(上海)的志愿者“小葉子”已經是一個閃亮品牌,“小葉子”也正日益成為世界青年開放共享的平臺。今年,來自非洲印度洋島國科摩羅的納米同學直言自己有幸成為“小葉子”。為了不辜負這來之不易的機會,她甚至推遲了原本10月底考慮報考的漢語水平考試(HSK)5級考級。“考級未來還有機會,但服務進博會對我來說也許只有一次。” 納米說。
納米告訴記者,她個人很喜歡做志愿者服務工作,說不出大道理,但覺得能幫得上忙、被別人需要就有一種由衷的快樂和滿足從心底生長出來。納米同學還擔綱過科摩羅駐華聯盟(UCC)志愿者,科摩羅國防代表和統領翻譯志愿者,在更大的平臺上鍛煉自己,展現青春風采。此次報名進博會志愿者前,納米想清楚了幾件事:內心要渴望奉獻,要不怕艱辛,要有責任感,要顧全大局,要有好的心態,同時,不能只去了一天就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隨意缺席。也正是如此,為了避免備考HSK和進博會志愿者培訓實訓工作的沖突,納米決定推遲考級,全身心地投入準備。
會法語、英語和中文的納米希望能用自己的多語種技能為四海來賓提供幫助,并與更多的中外小伙伴一起攜手共進。在她看來,作為志愿者,是一份榮耀,更是一份責任,“年輕的我們,不僅可以為盛會增添一份力量,還能夠通過自己的行動和表現,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友好和開放,促進全球各個國家一起發展,共享未來,正如所說‘進口博覽會不是中國的獨唱,而是各個國家的大合唱’。我很期待正式上崗的那一天!”納米對此充滿期待。
巴希爾志愿服務崗位常駐選手
納米的同班同學、來自也門共和國的留學生巴希爾今年也成為了“小葉子”。今年是巴希爾來到上海的第五年,伴隨著中文的日漸流利,讓巴希爾有信心當好合格的進博會志愿者。
早在高中時,巴希爾就發現家鄉有許多人前往中國經商,回來時常常會講到在中國的趣聞。后來聽說了中國倡議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對沿線國家秉持著開放合作、互利共贏的態度,共建成果越來越多地惠及了當地商人。同時,巴希爾的一些朋友們也來到中國留學,時常帶回當地特產。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,巴希爾慢慢了解中國,并決心到中國留學,親眼見證中國的面貌和發展。
剛進入大學時,巴希爾熱衷于參加各類校園活動,并在這些實踐中學習中國文化。龍舟賽、讀誦寫比賽、跨文化能力大賽等,在活動中他結識了許多伙伴,并了解了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。親身參與過后,既提高了個人能力、學習各類技能,又能夠對社會有益,于是,巴希爾愛上了志愿服務,將之融入了自己生活的日常。
“進入大學后,我發現有很多志愿服務活動,而且很有意思很有意義,我就經常參與其中,慢慢地,我的交流溝通障礙也減少了很多。”去年是巴希爾志愿服務時間最長的一年,校園里各個點位時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巴希爾回憶,看到大家團結一心,當時覺得特別感動!無論國別,大家眾志成城的狀態鼓舞著他,并讓他愈發相信志愿服務強大的力量。
眾人拾柴火焰高、互幫互助走得遠。也門屬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巴希爾同樣也是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受益者:“不只是也門,許多國家對‘一帶一路’的評價都很高,它對經濟發展很有幫助,我希望自己也能貢獻出力量。”巴希爾認為,參加進博會不僅是一場親歷的奉獻,也是讓更多人了解中國、也了解自己的家鄉,看見世界各國攜手共進的大舞臺。
穿上進博志愿者的紅西裝,巴希爾感到十分驕傲。在接下來的時間里,他將積極準備,用最好的面貌迎接進博會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why.com.cn/wx/article/2023/10/23/16980335581355228169.html